首页新闻中心基层科协
13 2024-11

石鼓区:树科普品牌 增创新活力

2024-11-13
21

"一起来学科学,涨知识,抢红包……"近日,石鼓区积极动员辖区居民参与衡阳市全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累计答题12000余人次,参与人气与日俱增。这是该区又一次掀起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热潮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重要论述精神,加快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石鼓区聚力打造"锦绣新石鼓"科普讲堂,采取层层发动、部门联动等方式,着力实施基层科普能力提升计划,推进科普"六进"行动(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进楼栋、进家庭),目前已累计开展科普活动近90场次,惠及群众约3万人次,促进了辖区居民科学素质的提升,营造了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浓厚氛围。

科普+科创,新质生产力加速生成

积极服务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才能彰显作用。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践行市委"制造立市、文旅兴城"发展战略,石鼓区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以"计量"为题,规划土地8000余亩,建设衡阳智能计量衡器产业园,致力打造中部地区最大的集计量认证、研发设计、生产与展销于一体的专业园区。

为弘扬"求精准,度万物,量天地,衡公平"的计量理念,普及计量知识,激发居民群众关心计量、认识计量、参与计量、支持计量,石鼓区联合衡阳市计量测试中心等单位,在莲湖广场举办"5.20世界计量日""锦绣新石鼓"科普讲堂启动仪式,为现场千余群众奉上以计量为主题的"科普盛宴"。活动期间,不仅组织市计量测试中心、市天然气、市自来水、市电力公司和医疗机构等10余家单位的科技志愿者,以专业的知识帮市民解答有关计量方面的疑问,还组织计量科普志愿者以计量惠民检测、手机变砝码、参观计量科普展、发放计量科普宣传单、小书签等形式持续开展宣传活动,推进计量科普知识进市场、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对计量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通过开展计量科普宣传,以计量筑基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推进衡阳智能计量衡器产业园营造了浓厚的氛围。"石鼓区分管科技副区长陈勇军说,只有把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催生出新质生产力,服务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石鼓区还围绕汽车零部件产业、"5G"通信、文旅融合、现代物流等,邀请省内外高校专家与辖区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科技前沿技术,促进科技成果精准转化,实现政产学研用"零距离"对接,为发展更多新质生产力、抒写中国式现代化石鼓篇章注入更多科技力量。

科普+农技,为乡村全面振兴助力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近年来,石鼓区坚持走设施化、精细化、集约化、规模化农业发展之路,培育了"湘江源"设施蔬菜公用品牌,获评第一批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创新示范引领区。为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助力现代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该区组织20名科技特派员与农业企业结对指导,组织农业科技专家到田间地头授课,坚持以科技赋能农业发展,加速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2024年,该区根据农业产业发展需求,以农产品的生产周期和时间为轴,不断加大农技科普力度,让现代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1月份,一场以"冬季农作物田间管理"为主题的农技科普在角山镇利民村山水莲花农业科普基地火热开展,来自衡阳市农业技术中心专家现场传授油菜"三化(品种优质化、栽培轻简化与作业机械化)"绿色生产技术。

3月份,该区邀请衡阳市蔬菜研究所专家深入角山镇三星蔬菜基地,以蔬菜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为题进行科普,帮助基地大力发展安全、优质、营养的无公害蔬菜。

9月份,"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该区又在望夫湖特色水产养殖基地举办水产养殖重点品种质量安全专题科普活动,推动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

每一场农技科普活动,都吸引了众多"新农人"代表、农业工作者和村民参加,他们不但认真听,现场还与专家互动,向专家请教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活动现场,该区科协还向参与活动的群众发放蔬菜种子、果树苗等,让他们在收获知识的同时,立马能够将学到的理论付诸于实践。

科普+研学,助力"双减"落地

让学生参与探究性实践,在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参观科普馆、计量仪器、气象台、农业基地……2024年暑假,该区科协、团委、教育局多部门联合举办暑期青少年科学实践活动,把科普基地、学校、科创企业和家庭"无缝"对接起来,打造有特色内涵、有实践探索、有趣味互动的科普教育,吸引了120名学生积极参加。

活动期间,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不畏酷暑,爬上高高的气象观测站,现场聆听气象科普员讲解百叶箱、日照测量仪、雨量测量仪、蒸发测量仪等气象仪器的原理和作用,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颇有收获。

同时,还通过参观防空防灾科普教育馆、智能计量衡器产业园、山水莲花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省市级科普教育基地,近距离接受国防、防空防灾、计量、农业、人工智能、防溺水、防性侵等方面的科学知识。通过参与科学实践、近距离感知,青少年深切感受到科学并不遥远,增加了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树立起"科技创新、强国有我"的远大理想。

2024年,该区还以推进"百名院士进校园,万名科技工作者上讲台"行动为契机,先后围绕爱眼护眼、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主题,邀请市科技馆以及科技社团深入中小学校,扎实开展形式多样"锦绣新石鼓"科普讲堂活动,用科技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同时,还通过向学生发放科普类读物、科教器具有奖问答等形式,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效果。

据了解,2024年,为了在"双减"教育背景下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截至10月该区已举办科学教师培训2期共170人次,组织辖区30所中小学校开展科学活动54场次,受益学生1.4万人次,"百万行动"覆盖率达170%,位居全市第一。

通过加强科学教育,青少年科创能力得到提升。2024年上半年,该区选送作品参加省市举办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累计获奖近40项。人民路小学学生陈怡廷获评湖南省最美科学家精神进校园宣讲员。都司街小学2021级(1)班获评2024年全国科普日(湖南)主场活动——航天育种科普活动优秀班级。

科普+理论,建强科技志愿服务队伍

理论强,才能方向明、人心齐、底气足。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些重要论述,为科技工作者参与科学普及、服务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

为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厚植报国情怀,积极参与科学普及行动,石鼓区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列入科普讲堂的首要任务。2024年以来,该区结合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普日主题活动,依托科普讲堂开展理论学习,强化对科技工作者的理论武装。先后通过走访慰问、座谈会、宣讲会、参观学习、发放学习资料等形式开展专题学习3次、参观学习1次,组织农业、教育、科工信、卫生、科技特派员等方面的200余名科技工作者代表,集中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同时,结合理论学习,科技工作者们结合自身岗位职责,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为推进科学普及、科技创新提出中肯的建议和意见。

通过参与理论学习,科技工作者们表示,要勇于担当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历史使命,认真践行科学家精神,积极参与科普志愿服务,推动科技与产业、教育、人才融合发展,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目前,该区已组建新时代科技志愿服务队,志愿者达120余人每月开展科普志愿服务活动,成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的重要平台。

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要进一步动员各级各部门积极参与科普宣传,加快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科普工作格局。"该区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丁剑飞告诉记者。

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石鼓区将带动更多科技工作者以优质丰富的内容和喜闻乐见的形式,支持和参与、推进科普事业,为建设宜居宜业宜创宜游"锦绣新石鼓",助推衡阳"制造立市、文旅兴城"战略实施提供更多有益的探索。

来源:衡阳市石鼓区科协
作者:朱福华 周铁军
分享到: